高质量发展杠杆贵金属,于农业,不破不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新春假期过后,广东吹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角,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再添产业动能。
今年,广东多地瞄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图为AI生成
战鼓催征,号角响亮。当前,全省各地立足时间节点,系统谋划新一轮现代农业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拿出拳头之策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大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到,2025年广州将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支持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智慧渔场”“植物工厂”,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优化花卉产业布局,推动“研产供销服”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从化区是广州市最大荔枝产区,也是广州荔枝好吃招牌的一大代表产区“县”
珠海:做优“珠海年鱼”等一批品牌产品
2025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关键之年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关键之为。2月20日,在珠海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明晰了新征程的具体施工图。
珠海提出,严格落实“田长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耕地保护,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强化科技兴农,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优“珠海年鱼”等一批品牌产品。
新春热销的珠海年鱼系列产品
汕头: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元级“汕字号”农业产业集群
2月19日,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汕头市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扎扎实实拼出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对2025年如何打好“十四五”收官战作出具体部署安排。
汕头提出,2025年将全面铺开深圳汕头产业合作园区和7个区级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元级“汕字号”农业产业集群;力争2025年美丽宜居村占比85%以上。
汕头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狮头鹅产业力争实现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在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佛山:打造水产、花卉、预制菜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2月20日上午,佛山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打造水产、花卉、预制菜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并高质量建设14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今年,佛山还将加强与茂名、云浮对口帮扶协作,高标准建设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推进“反向飞地”提质赋能,深化“村企共建、村村结对”机制,落地落实更多协作项目。
“2024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佛山市顺德区位列全国第三、广东省第一
韶关:打造亿元级富民兴村产业集群
3月18日,韶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韶关将培育壮大县域产业,“一县一策”支持各县(市)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促进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80万亩、总产量75万吨以上,打造亿元级富民兴村产业集群。盘活资源激发活力,深化多领域改革,释放基层发展动力。
韶关翁源兰花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是大湾区年花市场热销货。
河源:力争“1+3”农业产业综合产值超200亿元
今年1月,河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开幕,大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将全面提速“万绿河源”“河你有源”两大公共品牌的全体系构建。以打造“万绿河源”品牌为牵引,深入实施“土特产”优强行动,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化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力争生态畜禽、丝苗米、油茶、茶叶等“1+3”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超90亿元、41亿元、40亿元、43亿元,打造具有强大牵引力、支撑力的龙头农业产业。
河源市紫金县采茶盛景。
梅州:擦亮梅州金柚、梅州蜜柚、客家炒绿、梅州丝苗米、兴宁鸽等“梅字号”农业品牌
2月25日,梅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梅城客家艺术中心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报告提出,2025年梅州坚持加快发展蔬菜、畜牧、渔业、食用菌等现代设施农业,将进一步擦亮梅州金柚、梅州蜜柚、客家炒绿、梅州丝苗米、兴宁鸽等“梅字号”农业品牌,推动梅州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争取举办2025年第三届广东林业博览会,全年新造2.5万亩、低改1.05万亩、抚育1.5万亩油茶林,力争2025年林草产值突破260亿元。
梅州兴宁鸽产品。
惠州:支持博罗县建设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
2月19日,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大会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惠州将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见成效,奋力打造全省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报告提出,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要支持博罗县建设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三期加快建设。
近年来,博罗出台一系列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汕尾:新增12个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农产品公共品牌
2月25日上午,汕尾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2025年新增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农产品公共品牌12个,优质“土特产”公用品牌企业10家,培育“粤字号”“圳品”等名牌农产品20个。扩大海鲡鱼、晨洲蚝紫海胆等优势品类养殖规模,新开工4个海洋牧场项目,推动海水养殖产量突破40万吨、产值突破80亿元,带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 5%、海洋生产总值突破 280亿元。
汕尾2025年将唱响汕尾“三鲜”(海鲡、海胆、晨洲蚝)等“土特产”文章。
东莞:力争中堂潢涌成为第2个百亿村,“零分红”村全面清零
2月27日上午,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报告提出,2025年东莞要着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激活高质量发展“镇能量”。力争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突破3000亿元,中堂潢涌成为第2个百亿村,“零分红”村全面清零。深化市镇两级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更加清晰、财力更加协调的市镇财政关系,更好激发基层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东莞潢涌村美丽田园。
中山:大力推广“中山香农”区域品牌
3月27日,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大会听取了2025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山十大工作亮点,并从十大方面擘画新一年发展蓝图。
报告提出,2025年中山将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小榄、古镇等镇街按小城市标准建设,打造专业镇特色镇。推动“文化村长”进村居,整治人居环境,推广“中山香农”品牌,培育农文旅融合示范带。
2024年9月,在中山市庆祝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中山香农”区域品牌正式发布。
江门:两年推动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
2月26日,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江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强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丝苗米、台山蚝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用两年时间推动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做大水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提质扩容。突出品牌与标准,加强“江门优品”研发设计和营销推广,提升经济效益。加快建设大湾区西部农产品集配中心,完善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
“新会陈皮”位列“2024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榜单第1位。
阳江: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水种业和富硒产业
2月25日,阳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阳江将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着力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筑牢海洋生态保护屏障,全力擦亮蓝色海洋名片,加快建设海洋强市。阳江还将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在县域经济、镇村建设、人居环境、体制机制、社会力量等方面持续用力,“一县一策”支持各县(市、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水种业和富硒产业。
阳江阳西县推动“风渔融合”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500亿元的海洋产业集群。图为“明渔一号”养殖平台收获现场。
湛江: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打响“湛品”品牌
3月26日,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指出,2025年将加快打造产业湛江、生态湛江、平安湛江、鲜美湛江、文明湛江、幸福湛江,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贡献。
报告提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加大补助力度,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打响“湛品”品牌,推动菠萝、甘薯、莲藕等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式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壮大乡村休闲产业。
徐闻良姜入选2024年首批“湛品”品牌公示名单,成为其品牌价值重塑、赋能产业加速发展重要机遇。
茂名:打造蔬菜、生猪、家禽等10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3月19日,茂名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成功举行,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报告提出,2025年将以工业武装农业,落实智慧农业行动计划,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全产业链打造蔬菜、生猪、家禽等10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建成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等重点项目,推动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
2025广东茂名特色农产品国际品鉴推介活动上,“信”字号公用品牌代表产品收获好评。
肇庆:以产业链思维做强现代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2月20日,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县域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产业链思维做强现代农业。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突出抓好人居环境和绿美生态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突破”行动。提升镇村功能品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高县镇村绿化质量。突出抓好城乡融合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强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肇庆正推动肉桂全产业链向多元化、精深加工发展。
清远:深化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5%以上
3月3日,清远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25年清远将以发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牵引,深化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
具体而言,清远将健全清远鸡质量标准和产品溯源体系,引导企业提高育种繁种扩繁能力,争取清远鸡年出栏1.6亿只以上。提升英德红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扩大英红九号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力争英德红茶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完善麻竹笋产业种植、采收、加工、仓储全链条标准体系,促进全笋分类高值利用,力争麻竹笋全产业链产值再创新高、增长15%以上。持续提高丝苗米品质和溢价能力,积极与龙头企业对接,围绕总部基地、土地托管、种源试种等深化合作,推动丝苗米全产业链产值稳步增长。推进连州菜心选育研发,打造一批标准示范基地。拓展“五大百亿+”特色产业,把更多“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
潮州: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产业、茶产业等方面发力
2月20日,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围绕现代农业产业,潮州计划累计完成传统木质网箱清拆3万格、新型塑胶网箱改造1.5万格、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投放超360口;打造粤东种业创新与繁育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产业园海山分园、花鲈良种场,力争年产苗突破500万尾。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狮头鹅、沉香、橄榄等特色农业品牌,推动狮头鹅产业申报“补改投”试点项目。大力发展商品茶和拼配茶,打造“富硒”和“百年龄”古茶树等品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补充耕地900亩。
2024年,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4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在深圳举行。
揭阳:做精做优埔田竹笋、惠来鲍鱼、隆江猪脚等预制菜产业
3月27日,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和美揭阳。
报告提出,树立全产业链理念做好“土特产”文章,集中打造以青梅为代表的岭南特色水果、鲍鱼为代表的海洋渔业“百亿级产业链”和以竹笋苦笋、优质蔬菜为主的“五十亿级产业链”,因地制宜培优壮大水稻、茶叶、生猪等“N个十亿级以上”特色产业,着力构建“2+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打造“揭农尚品”产品并走进大湾区做精做优埔田竹笋、惠来鲍鱼、隆江猪脚等预制菜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乡村旅游、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推动农业与电商物流、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深度融合。
揭西苦笋品质优良。
云浮:力争现代农业成为全市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
2月21日,云浮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锚定云浮“三十而励再出发”美好愿景,坚持以工业武装农业,依托温氏、德康等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粮油、畜禽、道地南药等优势农业向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种业产业等延伸,促进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力争现代农业成为云浮市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
此外,云浮还提出要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三品一标”行动,打响无核黄皮、稻米、肉桂、甘薯、蚕桑、茶叶、竹蒸笼等一批“云字号”农业品牌。
2024年罗定稻米文化节现场,当地米企与湾区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为罗定稻米等一批云浮“土特产”出山入湾畅通渠道。
整理:南方农村报记者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杠杆贵金属
Powered by 温州实盘配资_股票在线配资_线上股票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