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在线证劵融资平台,华芢生物于2025年8月15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中信证券。
这距离其2024年4月首次递表已过去16个月,前两次申请均因材料过期失效而折戟。(第二次为11月)
作为一家成立13年的生物制药企业,华芢生物至今仍未实现任何产品商业化,被业内称为“三无公司”—无产品、无营收、无利润。
都有哪些品种
华芢生物成立于2012年,主攻方向为发现、开发和商业化伤口愈合的多功能疗法,核心聚焦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药物领域。
PDGF是血小板在损伤后分泌的生长因子之一,能促进新血管生成、调节炎症并刺激细胞增殖和迁移,最终加速伤口愈合。
PDGF也是目前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外用的重组生长因子,特别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糖足)。
其目前拥有10款候选产品,其中7款为PDGF产品。其核心管线包括两款产品。
第一款是Pro-101-1,用于治疗烧烫伤,已在中国完成IIb期临床试验,正处于确定临床试验报告阶段。公司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目标2027年在中国上市。
第二款是Pro-101-2,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正在中国进行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7年第二季度完成II期,2030年在中国推出。(2013年从军科院获得专利联合开发,2021年后转为独立研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Pro-101-1是中国治疗烧烫伤临床开发进度最快的PDGF候选药物,有望成为中国首款用于该适应症的商业化PDGF产品。
就Pro-101-2而言,华芢生物也有望成为在中国率先实现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PDGF药物商业化的领先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也就是说,即使一切顺利,华芢生物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获得产品收入。而新药研发素有“死亡之谷”之称的II期临床阶段淘汰率极高,华芢生物两款核心产品均未完成II期临床,产品的临床效用及最终能否成药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在国内PDGF药物赛道,天士力医药曾于2014年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但因II期临床试验结果“仅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的趋势”、技术转让方破产等原因,项目已陷入停滞。
华芢生物在招股书中特别强调其产品生物活性水平高于天士力候选产品,但这一论断尚未获得临床数据充分验证。
为什么着急IPO
因为没钱了。因为资本裹挟。
2021年A轮和2023年B轮融资协议要求华芢生物需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否则须按年利率6%-8%赎回投资者股份。
估值方面,2021年5月Pre-A轮估值8亿元,同年10月A轮估值20.21亿元,2023年5月B轮青岛国资(青岛高科)注资3亿元后估值达33亿元,两年翻四倍。
另外还有资料显示,华芢生物2024年研发投入9133万元,但行政开支高达1.17亿元(占总支出的56%),其中行政人员51人,研发人员仅37人。
截至2025年5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仅剩1.05亿元,按2024年月均烧钱速度(研发+行政约1680万元),仅够维持6个月运营。
而且港股18A板块(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素有“上市即破发”的魔咒。据统计,2022年以来上市的18A公司均已全部破发,股价加权平均下降幅度达63.18%。
华芢生物当前33亿估值对应的市研率(市值/研发费用)高达82.5,远高于港股18A企业市研率算术平均值(13.96)及中位数(10.55),也远高于同行业可比企业舒泰神(25.19)和海特生物(7.63)。
即使成功上市,华芢生物也将面临多重挑战。核心产品临床推进的不确定性、至少两年无收入的真空期、高昂的研发投入需求以及后续商业化能力建设等。
而且还需要从头搭建商业化团队。
所以这次能不能成功IPO?拭目以待在线证劵融资平台。
Powered by 温州实盘配资_股票在线配资_线上股票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